获批教育部“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”,看凯捷中国如何落实?

admin · 2022-10-19

凯捷中国CEO余煌超在一次访谈中有说过:“数字经济的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,人才短缺是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在新形势新业态下,企业越来越需要多元化、复合型的数字化人才,推动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进程。”

事实上,凯捷一直以来就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发展,2014年开始,凯捷与全国十多所重点院校开展项目的合作。2015年,设立了青年人才计划(JTP),由凯捷中国资深顾问直接领导,为即将进入社会的学生提供系统化的职业培训。

2022年8月,继凯捷中国获批教育部学生司2022年上半年“供需对接,就业育人”项目82个项目后,又获批教育部高教司2022年下半年“产学合作,协同育人”项目资质。

凯捷在“产学合作,协同育人项目”落实方面主要囊括了以下四大方面的建设:

1.新工科/新文科建设项目

未来,在企业中,掌握数字化技术的业务人员往往占比大多数,而这些业务人员也并非都是工科背景。因此,无论是工科、理科、商科还是文科,都需要开展“数智化创新应用型人才”培养。凯捷将以商赛、黑客马拉松、工坊、创意火花思维等创新教学方法,定制化打造符合产业、行业特色要求的人才培养课程。

2.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

主要围绕数字经济重点建设领域,包括元宇宙虚拟现实实验室共建、元宇宙应用场景应用技术、基于低碳转型的应用技术、企业级软件开发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智能制造、数字化运营,数智化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技术领域,支持高校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,建成一批高质量、可共享的教改方案。

3.师资培训项目

校企双方秉持着共同的育人理念,凯捷派出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出任高校的兼职教师,同时,促进校企优质师资力量双向流动。另外,校企双方还可以开展横向课题的合作,企业适当提供科技研发条件,积极支持高校青年师生在相关领域课题的研发投入,大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。

4.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

开展实习实训课程研发,建立项目教学案例库,发展3+1、2+1+1等多种形式的订单制人才培养机制。基于凯捷中国及其上千家生态产业企业的上万名的人才岗位需求,将优质的企业职业发展机会定向引入高校,打破信息差、定向推送优质就业岗位,建成育人、就业一条龙式的教培模式,实现就业育人从高校到企业的“无缝对接”。

人能尽其才,则百事兴。在青年人才发展的道路上,相信凯捷中国将持续探索人才发展创新路径,为产业发展、区域经济振兴和社会的欣欣向荣,培育更多优秀人才!


文章推荐:

温江区万春镇镇子场社区“乙巳如意幸福年,垃圾分类美家园”垃圾分类主题活动

90后最具潜力的青年艺术家魏启先| 首次于法国举办个人艺术展

探秘全球最神秘隐形富豪家族:颜廷利家族

温江区万春镇镇子场社区开展“科技赋能惠民生,垃圾分类美家园”垃圾分类主题活动